現在,我們國家大力提倡搞鄉村休閑旅游,一是為了延長農業的產業鏈,二是為了實現農業、農村、農民價值的再創造。通過產業鏈的延伸、價值的再創造,把以前不值錢的農產品變得值錢,把以前不能賣錢的都賣掉。
Q1
第一產業的融合
近年來發布的文件也提出: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。增加農民收入,必須延長農業產業鏈、提高農業附加值;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,挖掘鄉村生態休閑、旅游觀光、文化教育價值;加大對鄉村旅游休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,增強線上線下營銷能力,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;激活農村要素資源,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。
1
挖掘賣點
以浙江安吉為例,這里是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發源地,也是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做的最好的地方之一。他們以前的主產業就是燒石灰,由于安吉是黃浦江的源頭,為了保證上海人的飲水安全開始做產業轉型,當地政府以安吉是黃浦江的源頭為賣點,通過規劃設計、宣傳推廣把上海人拉到安吉來休閑旅游。現在不僅上海人喜歡去,全國各地的人們都喜歡到這地方來休閑、放松、旅游,從而帶動了安吉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發展。在發展休閑農業的時候要保留農村的符號,不能一味地追求現代化,要在保留農村符號的同時,融入現代化的元素,這樣人們不僅可以找到內心認定的鄉村、鄉味,還會產生更大的吸引力,從而可以吸引更多的回頭客。
2
保留農村符號
在發展休閑農業的時候要保留農村的符號,不能一味地追求現代化,要在保留農村符號的同時,融入現代化的元素,這樣人們不僅可以找到內心認定的鄉村、鄉味,還會產生更大的吸引力,從而可以吸引更多的回頭客。
3
滿足都市人的多種需求
農民需要增收,農業結構需要調整,農村需要現代化,要求農業必須從一產延伸到二、三產,要求農業資源要跳脫傳統的只生產糧食的用途,強調環境、知識、健康、美學、文化的價值實現三產融合發展。所以,要城鄉互動、三產融合、功能多樣、跨界開放。在發展休閑農業、鄉村旅游的都市化進程中“三農”價值的再造。開發過程中,要考慮到都市人對于食品安全的要求、綠色農業的需求、城里人親近鄉土的需求、親子教育的需求。
二
第二產業的融合
第二產業就是農產品的深加工和舊房子的改造。農產品的深加工解決的是客戶的需求,應季農產品只能滿足一時,別的時間怎么辦呢?要滿足游客旅游中“購”的需求,必須要有一些深加工的東西,就要把農產品變成禮品,通過深加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。現在農村有很多的傳統手工業,比如,特色民俗產品、油畫、竹筐等等,這些手藝可以教游客做,也可以做好賣給游客。再如,做采摘農莊的,可以給游客發自己編好的竹筐,這樣游客拿著也有感覺,能更好的提高游客的參與感。從另一個層面來講,還帶動當地農民的就業,促進了當地農民的增收。
現在旅游市場,景區的長途游是下降的,出境游和郊區游急劇上升。因此,很多大老板也遍地找破落的村莊,租房子,然后進行改造。
改造的時候,一般都 抓住城市人來農村的心理需求,保存鄉土特色,又具備現代化的設施與功能。有的時候,游客來這里不僅僅是吃一頓飯,睡一宿覺,而是在享受鄉村生活的美好。
三
第三產業的融合
融合信息互聯網:現在是信息化時代,每個人都是一個自媒體,游客來園區消費也要傳播,游客游玩拍完照片肯定是要發到微博、朋友圈等社交媒體分享給其他人看,這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一種宣傳,而且是免費的。
融合文化創意:
農村遍地都是資源,我們要通過一些創意活動吸引游客前來。農村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、農業產業文化。這些豐富的“原材料”必須經過文化創意產業的加工,才能發揮出應有的價值。
Q2
融合文化、風景資源:
歷史資源、文化節慶、歷史遺跡、宗教信仰、傳統建筑、村落象征物、著名人物、風水地理、民間傳說、農村風景、河川風景、山林風景、民居風景。
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抓手,通過打造農業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,來延伸農業產業鏈,進而實現農業、農產品加工業、農村服務業的融合。從而使農村更加美麗,農民生活更加富足。